我是谜谜杀凶手究竟是谁
最近玩我是谜谜杀的小伙伴们肯定都对凶手是谁充满了好奇。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揭秘我是谜谜杀的真相,看看这出戏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阴谋。下毒人火炎,机关是装在瓶盖里的。氰酸钾这种东西,致死量只要15到25毫克。把“淀粉纸”稍微沾湿,这时候淀粉纸有点粘但不会化开(看起来是透明的),然后把这点白色粉末洒在淀粉纸上。再把容易泡水的“淀粉纸”粘到瓶盖背面,用来盖住。因为氰酸钾特别轻,所以淀粉纸不会掉下来。(这里有个小细节,因为业余演员第一次上台演出,紧张又想拿奖,谁会特别注意瓶盖里面这种明显的地方呢?淀粉纸本来就该泡在茶水里,而且威士忌本身就是麦子、谷物做的,换茶水的时候瓶子里肯定有威士忌残留,检测出淀粉成分也不奇怪。警方做毒检测试,本来就不应该发现“淀粉杂质”。这里只是提示一下,不是BUG。)
那么,这个阴险的机关到底是谁设计的呢?
开幕前,把酒瓶装好茶水带到舞台的是晓溪。火炎笑着说,“哪有这样烫的威士忌呢?”打开盖子,果然看到它在冒气。晓溪去把里面的茶水倒掉一半,改用冷水加满后回来。(这时候盖子还在火炎手里)。火炎把这瓶茶喝了一半后说,还是有点温温的,不过将就一下算了。然后把这只酒瓶放到酒橱里去。正是这个过程中,有机关的瓶盖被盖了上去。(这种廉价酒到处都能买到,瓶盖好找)
戏幕拉开。第一个喝这瓶茶的宁盟(黑围巾),当然没事,淀粉纸这时候防止了白色粉末掉下来,瓶里只是普通的茶水。不久之后,卓宇(白口罩)喝的时候,也没有异常。理由和上面一样。
那么白色粉末是何时掉进茶里的呢?我们可以从两名匪徒发生口角的场面得到。阿杰(白口罩)看到母亲受伤,愤怒地挥起威士忌酒瓶,而这时候瓶里的液体倒流,淀粉纸自然进入了茶中,剧毒也就立刻混入茶水里。这时候瓶里的就成了毒茶了。
“让我喝水……水……娘……”不知情的卓宇,还夸张地表现痛苦,等着这瓶会让他一命呜呼的毒茶递到他手里。哪成想戏剧成了真正的噩梦。
推理过程:谋杀计划的关键点有两个:第一,替换瓶盖。那么首先一定要接触过这瓶茶。可以排除从未碰过茶瓶的作者半寸灰和女佣蜜桃。(半寸灰虽然去过道具室,但茶是开幕前十分钟由晓溪带来并准备的,这时候半寸灰在观众席)。剩下:晓溪、两名匪徒、小爱、火炎等五人。
那么首先在舞台上做手脚,投放毒药。可能人员有——两名匪徒、小爱。(女主人没有触碰茶瓶的场景。火炎在沙发后题词,不能乱动,不可能碰到。)小爱(孙女)最终投票,并无此选项,略。主要8岁孩子,不会懂得氰酸钾,并制造机关。死者不会自己毒自己,那么只剩宁盟(黑围巾)。
搜证中说明了,不存在提前服用解药,即毒茶“喝了即死”。剧本中,我们知道,有两名演员喝了茶。宁盟——卓宇——卓宇。如果死者第一次喝茶,茶中就有毒,那么根本演不到戏剧结尾,很快就会死亡(1、2分钟)。事实证明,死者第一次喝茶时无毒。
所以反过来推出,宁盟不可能下毒。如果宁盟要下毒,有两种情况:
舞台上投毒。这不可能,因为——并不仅仅是把毒粉撒入茶水中就行了,他还必须保证,三四分钟后,死者第一次喝茶,茶是无毒的。(也就是说,他要下了毒,还要保证毒不会立刻融入茶水中,也就是“临时做机关”才行),这在舞台上,时间、环境都不允许。
如果是宁盟事先准备好了瓶盖,表演过程中替换。首先在舞台上可能被发现,其次,命案发生后,警方到来前,没有人单独离开。宁盟没有时间处理掉被替换下来的瓶盖。那么警方应该搜出一个多余的瓶盖,但并没有。(因为茶瓶内有毒,茶瓶罐罐会成为重点搜查对象)。推出:被替换的瓶盖,早在命案发生前,也就是表演开始前,就被处理了。
所以,能在茶中做手脚的只剩开幕前,接触过茶瓶的——晓溪和火炎。
这就涉及到,整个谋杀计划中的第二个关键点——确保死者会做出“指定动作”(或早或晚都不行)。
晓溪控制不了这个。她自己的未婚夫,也会喝茶。如果是晓溪下了毒,万一演员临场发挥一些动作。比如宁盟(未婚夫),从茶柜拿茶的时候很随意,茶杯口不小心向下了,那么死的可能就是宁盟了。如果是晓溪下毒,她特意细致地,嘱咐作为演员的未婚夫不要做什么什么动作,会很可疑。
而且,在死者和宁盟打架之后,晓溪曾中途退出。是制作人火炎,找了两次,才找回来继续演戏。想要杀人的人,是不会中途退出的。
另外,晓溪既然给死者汇款了,就代表不想让未婚夫得知照片的事情,所以也排除两人联合作案。单人作案,晓溪无法完成。
所以排除了晓溪,凶手就只剩火炎了。火炎作为制作人,他大可指导、要求演员各种动作,而不显得唐突。可以很好地控制,毒药流入时间!作者半寸灰,只是指导了晓溪,与其余人无接触。
作者提示如下:
选角,是火炎选的。因为原作者半寸灰,是彩排的时候才第一次来。也不可能是演员选演员。——确保死者在演员里。
既是评委,又是制作人,有些可疑。另,剧本中有一对夫妻,演员中有一对快结婚的。剧本中死者和母亲关系不好。演员中,死者也和继母关系也不好。剧本中死者因强暴妇女入狱过,现实中死者与各种女人有染,等等……推出——火炎选角时,费了一番心力。从一开始就是有目的、有计划的、狂妄自信地在暗示什么(凶手的嚣张),并非随机选角。
在第三幕“案发当日”中有一句话:“剧本上对这个动作的叙述是‘阿杰愣住,将茶杯搁到茶几上’,而他却使茶杯从手里滑落,掉到地板上。这是他故意这样演,还是火炎的导戏如此”。案发当日,和原剧本,在很多细节方便、台词方面做了微调整——提示,有人篡改了动作。
同样是第三幕,提到过“莫非是火炎导戏得宜?”。暗示,火炎就是指导改戏的人。
PS:宁盟收到照片的问题——拍摄角度,加模糊处理,构成暧昧动作。照片中实际为半寸灰和晓溪。拍照人是死者。照片是假的,晓溪为何汇款?因为她不敢告诉未婚夫,怕宁盟不相信,也怕自己解释不清。尤其在两人即将完婚的情况下,不想多生事端。从文中可以看出,晓溪是胆小、犹豫、单纯的性格。比如在被半寸灰揩油的时候,这种马上就应该严词拒绝的事情,她依然默默忍受。这是一个软弱、胆小的女人。
为什么宁盟会收到照片?——因为死者想两边敲诈。
凶手就是火炎,他利用制作人的身份,精心设计了这出谋杀。
文章的最后,小编想说的是,这出我是谜谜杀的剧本确实充满了巧妙的机关和反转。火炎作为制作人的角色,让他有机会在幕后操纵一切。从选角到导戏,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的阴谋。这也让我们看到了,有时候真相往往隐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。希望小伙伴们在玩我是谜谜杀的时候,也能像小编一样,仔细分析每一个线索,找到真正的凶手。毕竟,解谜的过程,也是一种乐趣。